【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】赵珊珊简介
一、基本情况
赵珊珊,女,1980年1月出生,副教授,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副所长
1998年9月-2002年7月,在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攻读大学本科,获法学学士学位
2004年9月-2008年6月,在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攻读硕士研究生,获法学硕士学位
2006年10月-2007年10月,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,获LL.M.
2008年9月-2011年6月,在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攻读博士研究生,获法学博士学位
2011年9月-2013年6月,为中国人民大学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博士后研究人员
2013年6月至今,在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刑事司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工作,副教授
二、主要科研成果
1、《刑事错案的预防与补救》,载《甘肃社会科学》,2010年第5期
2、《对〈共产党宣言〉中文本两处表述的思考》,载《政法论坛》,2008年第5期
3、《制度建构的进步与立法技术的缺憾——刑事诉讼法修正案“证人制度”评述》,载《证据科学》2011年第6期
4、《证人制度改革的亮点与局限》,载《法制日报》2012年3月14日
5、《从惩罚走向预防——中国政府加入<禁止酷刑公约任择议定书>相关问题研究》,载《政法论坛》2012年第3期
6、《加入<禁止酷刑公约任择议定书>势在必行》,载《法制日报》2012年5月2日理论版
7、《遏制酷刑工作任重道远》,载《法制日报》2012年6月20日理论版
8、《法治文明建设与刑事司法改革的互动》,载《法制日报》2012年10月31日理论版
9、《国际视野下的绝对禁止酷刑理论》,载《比较法研究》2013年第1期
10、《司法鉴定主体格局的中国模式——以刑事诉讼法为范本的分析》,载《证据科学》2013年第1期
11、《模拟法庭教学对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的促进——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为视角》,载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4第1辑》
12、参编《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
13、参编《2012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理解与适用》,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
14、参编《刑事诉讼法新制度讲义》,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
15、独著《<禁止酷刑公约>研究》,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出版社2012年版
16、参著《公正高效权威视野下的刑事司法制度研究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
三、所获奖励
论文《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路径——以新刑事诉讼法鉴定人、专家辅助人制度为视角》荣获2012年证据科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三等奖